這部電影從片名就很容易想像,一定是一個關於不善社交的青春期少女的故事,而夢遊中則可能是導演虛實交錯的手法。
電影設定在的70年代,因此演員的裝扮很迷人,復古的嬉皮穿搭跟印花元素一向是我的心頭好,再加上充滿奇幻的畫面感與想像人物設定,畫面繽紛又多彩,讓人看了就心情好。
只可惜故事情節實在安排得太過制式與標準,從認識新朋友、遇到學校反派、被迫面對內心掙扎、到越過心中的難關,一切實在太過理所當然。而奇幻世界的虛擬設定與現實生活中的角色對照,也太呼之欲出,不但找了同樣的演員分別扮演虛實世界的對應角色,其他的鋪陳與線索也太過露骨,少了點抽絲剝繭的趣味。
中規中矩的故事,也沒出什麼大錯,起承轉合都有到點。但只有到點沒有超越,就少了點驚喜與驚豔。許多我本以為會走向A路線的橋段,結果沒往A也沒往B,就那樣停在原地;還有在前半段埋下的不少酷兒小伏筆(還是我自以為?),卻好像自動fade out,私心希望實在可以再有更多一點什麼(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記得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對那些纖細敏感的少男少女卡夫卡來說,要捱過整個16歲就是一場殘酷的試煉。所以總覺得一部好看的成長電影,就必須兼顧青少年的脆弱與新生,更要將之與成人世界的掙扎結合,最重要的是,一切不會真的有「結果」。
因為那些在「轉大人」時期最痛苦的,永遠是那些與逆著主流而漂的反社會靈魂(生命的不安與困惑,如少年PI、如猜火車、如青春電幻物語、如藍色大門,總是那麼一體適用啊!),只要不小心踏錯一步,就會成爲這個fucking system欲除之後快的bug。那些痛苦,其實常常是會一直延續下去的啊....所以,這其實是部舒服也享受的電影,而且可以帶著很放鬆的情緒觀賞。只是我所期待的青春,可能太苦澀了(你有病啊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