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

永遠吵不完的問題:BoA跟安室,到底誰的唱跳比較強?

BoA做為唱跳歌手的實力是眾所周知的,她在韓國真的是海放所有其他任何藝人,真的、完全、非常、REAL、暈(我也跟上邕的流行!),大概沒有其他人可以達到她的又唱又跳的一半功力。但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很大、舞后還很多,也因此她會常被拿來跟各個舞后比較,其中最常拿來比的就是安室。我想應該是因為兩人同為日本天后(雖然BoA近年人氣迅速消退),所以常被拿來比也就無可厚非。

最近又在網路上亂看文章,看到微博上《边唱边跳我敢说全亚洲安室奈美惠绝对是最强!》這篇,不禁有很多話想反駁。免責聲明先說:本身既非跳舞也不是歌唱專業,只是個愛看愛聽的粉絲,以下分析都只是個人想法。而且安室的唱跳功力絕對是毋庸置疑,加上兩人風格本就不同,根本沒必要硬比個高下。但既然這篇用這麼重的標題和內容來立論,也讓人只好跳出來辯論一下了。

說到舞蹈,大家最喜歡談的就是舞感,但偏偏舞感很抽象,如果硬要定義的話,我認為類似身體的協調性及律動。有些人跳起舞來總是感覺笨手笨腳,或者一直對不上拍子,這種就算是舞感差。最簡單的鑑定方式就是看基礎律動做得好不好:舞感好的人,就算是跳國民健康操都會讓你覺得:這舞真有動感、真好看。

舞感幾乎是天生的,後天當然也可以培養,但有其侷限且事倍功半,對頂級唱跳歌手來說,舞感是最基本也一定要具備的。體力就更不用說,舞蹈本身就是對體能、肺活量、肌肉量都有很高要求的「運動」,如果還要唱歌,那對體力跟肺活量的要求就更高。


我認為BoA與安室在最基本的舞感和體能上是不相上下的,但光論唱跳時唱歌的穩定度,還有表演時真唱的比例,的確讓人感覺安室「好像」在又唱又跳這件事上更穩定、更有把握,但我覺得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在於兩人對表演重心的取捨。

「安室最強」一文裡提到,「安室的舞蹈动作比较轻柔,幅度很小」「可是安室的舞蹈虽然看起来很容易,可是实际上就算有舞蹈功底的人也很难学,安室的舞蹈风格没有固定的模式,歌迷分析是类似New Jazz+模特摆pose的融合,在许多的动作之中,安室会放入一些难以形容的元素,怎么说呢,感觉安室是在用灵魂在跳舞(????),总之就是光用看的很难复制她的动作,就算跳出来了,也完全跳不出她的那个味道,甚至是很滑稽。安室可以将一般人跳起来很滑稽的动作,跳的很有架势。」其實這就是上面提到舞感所造就的差異,安室是有舞蹈天分的人,又從小練習,跳舞至今的年歲,不需要太複雜的編舞,也可以跳得很精巧有韻律感,靠舞感就讓大家覺得:她會跳、好好看。因此安室的舞不需要太多技巧跟走位,甚至可能也不需要那麼多腦筋記複雜編舞,她可以把更多力氣保留在唱歌上。

但BoA的舞蹈表演選擇就不同,大量華麗編排的排舞,幾乎是不間斷地使出各種技巧、走位,各種歌曲之間的舞種差異也很大,而且寶兒所擅長的舞種,在「步法」上的要求極高,完全無法「只靠舞感」就達到原本編舞安排的效果,下面〈永遠〉的這個現場就可以看出她排舞的困難度。




先不論舞蹈的完成度多高,光是踩著這個腳步,體能就消耗大半,更別說還有手部與身體動作的配合了。 回到文章開頭,純論舞蹈難度,我認為BoA的編舞所需的技巧、體力,甚至記憶力的要求的確更高,但我不敢妄下斷論認為BoA的舞蹈技能一定點比較滿。第一:編舞比較難只表示編舞比較難,但不表示跳比較簡單的排舞的人,就「只能跳這種難度的舞」,BoA跟安室也可以跳國民健康操啊,而且跳得一定很好看,可是又不代表她們只能跳國民健康操這種程度的舞;第二:不同的舞蹈風格到底要怎麼比?既然沒有人會拿街頭舞者來跟芭蕾舞者比,為何總是硬要比較她們兩個呢?

文中還說「对于有舞蹈功底的人,会告诉你BOA的舞蹈虽然看起来很厉害,但是非常容易学,只要花时间练习可以跳出七八成,在网路上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人模仿BOA的舞蹈。」我非常懷疑這真的是有舞蹈功底的人說出來的嗎?這樣的排舞的確華麗又有舞台上的視覺效果,所以很多舞蹈班喜歡挑這種「MV舞」來教,但很多人學、很多人模仿、很多人跳,難道就等於他們跳出了BoA舞蹈的高度和完成度嗎?



(順便推坑這場表演的完整版,也是讓我好感粉轉死忠粉的一場,的確她的排舞效果很足、動作很大,但真的「非常容易學」嗎?)


就拿芭蕾舞來比喻吧,這個舞蹈所需要的技巧、難度和基本功應該沒有人不認同。芭蕾有許多的華麗的抬舉、跳躍與轉圈姿勢,初學者的抬舉和專業舞者的抬舉、跳躍、轉圈,會一樣嗎?如果認為「只要完成動作」就算是達到舞蹈的七八成,那其實也就是否認了舞感和基本功的重要。韓國著名舞者Lia Kim的舞蹈教室影片裡,更可以看到這種專業舞者和一般人的差異,下面這支影片前半段是專業舞者的示範,後面是學生的成果,顯見絕對不是「做出動作」就等於「完成」了這支舞。





這支影片還可以看出BoA與安室另一個很大的表演差異。在這支影片中,不管是專業舞者還是一般學生,臉部表情都非常投入這首歌的情境與舞蹈編排。常看韓綜或較在注意K-pop的人,應該都會知道他們非常強調舞蹈中「表情演技」的部分,甚至有時會因為表情演技夠強而成為團體的center。

對許多舞者來說,表情技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就像國標舞、現代舞或芭蕾,舞者的情緒投入,都是舞台上非常重要的表演展現。BoA的表演也很強調這部分,所以她會嘗試各種曲風,也可以完美演繹帥氣、溫柔、活潑、嫵媚等各種不同的風格。我自己對安室的慢歌接觸比較少,所以無法評論,但有很多人認為BoA的慢歌抒情曲表現比安室好,或許也是因為她情緒渲染力夠強的緣故。

對照「安室最強」一文裡提到的,「当你在看安室奈美惠的演唱会,你会看到安室的表情不会是一直保持甜美或者是帅气,更多的时候她的脸是抽筋的,当她唱到没气的时候,她会停止舞蹈动作,弯下腰,用丹田的力量把这句先唱过去,然后在气理顺之后,再接着舞蹈动作」,表情控制這件事也是需要花力氣、體能的(如同許多演員演完情緒特別澎湃的戲時,常會氣力放盡),有時候更需要一種表演的「意識」。也就是說堅持真唱兼舞蹈的安室,在表情控制一環明顯較弱,甚至可能是放棄了這種「意識」而成全唱跳的穩定度。她也不太會跟伴舞互動(一方面是她的排舞基本上就不會加入這種互動),幾乎像是進入一個唱跳的真空小世界。

安室為了專心運氣,更常常看著地板唱跳,這在許多選秀類的韓綜裡,是最常被導師指出,一個必須改的問題。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無法接受的表演模式,會讓我覺得歌手心不在焉(為什麼不對我們唱,看著我們呢?)。但大家的喜好都不同,證明了安室的選擇也吸引了欣賞這種呈現的人,「安室最強」一文的作者就說「再累都要跳舞,都要坚持唱现场的安室,这股拗脾气,让我非常钦佩。」

此外,安室後期已經不太飆高音,與其說是難度下修,我倒更覺得是曲風改變的關係。但不需要做太過挑戰音域的表演,加上安室的音質圓潤渾厚共鳴飽滿,天生其實唱歌的條件是更好的,這些都間接成就了她的穩定唱跳。

這也是我所以一直強調「取捨」的緣故。她們再怎麼強,終究不是機器人,每個人心中的完美都不同,所以都會朝向自己心中的目標排出優先順序。安室追求的(可能)是唱跳的穩定度,所以舞蹈編排上難度要求較低,並放棄了表情控制,而且在氣不順的時候,會選擇先把歌唱穩。安室幾乎不上電視打歌宣傳,也不太會出席其他的表演節目(復出之後也沒上過紅白,是在引退之前上那最後一次),她的說法是,只想把表演留給去她的演唱會的人,演唱會裡才有真正的她。所以她的表演火力很集中,力氣都留在自己的演唱會了。只在自己演唱會上表演有個好處,設備、場地、人力、表演安排的主控權都在自己,不太會發生什麼意外狀況,心情上是更沒有壓力、更有把握的。而風格上,她的演唱會也不太講話,就是瘋狂舞蹈唱歌連發,感覺路線是比較偏向女王式的小圈圈崇拜(我覺得很類似王菲場子的氣氛,會給粉絲一種「啊謝謝女王為我們表演」的感覺)。

但BoA的表演,除了「唱」「跳」之外,更重視整體視覺的華麗、流暢、演唱會主旨,也很在意跟粉絲的互動,有時候更像在看一場極致視覺聽覺饗宴的「秀」,反而是「謝謝你們願意來看我表演」。想起之前朋友說,韓流偶像有種鞠躬盡瘁感、很擔心對不起大眾、很怕消失,或許BoA也算是韓流偶像出身,靈魂深處還是保留著這種很具「服務精神」的態度吧。她與安室相反,非常勤跑各種表演音樂場合,宣傳期上節目也不會少,發展的這麼好的日本不是她的祖國、也曾在美國出道,還拍電影、電視劇,寫詞、寫曲、當製作人、出演綜藝節目、實境秀。從這些都可以看出她是個不怕踏出舒適圈,非常敢於嘗試的人。在嘗試的過程中,當然很有可能會失敗,留下看起來不是那麼完美的演出和紀錄(例如美國發展並不順利,她演戲還是讓人覺得有點尷尬),有時候在相對不受控的場地環境之下,還是要盡力表演,唱跳成果也可能不會這麼完美,但這就是她的選擇。真要比喻的話,兩個人在路線上的操作大概很像Apple的封閉系統(看果粉多死忠安室粉就有多死忠XDDD),與Andriod的開放系統(BoA)吧哈哈哈(亂比喻)。

這一切真的沒有高下,就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實在不想再聽到「现场的实力,真的不要跟安室比」「BOA只能说是天才,可安室的功力不是人类的级别」這種踩別人主子,捧自己偶像捧上天的話了。(最後忍很久了,是BoA不是BOA好嗎???名字都打錯惹啦啦啦啦啦啦啦)

3 則留言:

  1. BoA NO.1 她真的是天才,看她跳舞非常舒服,非常的有力。

    回覆刪除
  2. 說得很好。
    我是安室粉,但喜歡的時間偏晚,60s70s80s才開始喜歡她。
    演唱會完全看得出來安室累了(表情控管)。以及會彎腰用丹田唱,不過因此會有一種[啊,這就是安室的演唱會]的感覺。
    我會覺得安室把較多心力放在演唱會是因為對於那些在她引退又復出,且經歷人氣下跌,但依然喜歡她的粉絲的感謝。

    回覆刪除
  3. (我是樓上)Boa的舞真的很好看,很有力。看到eat you up很震撼

    回覆刪除

嗷嗷奶奶,掰掰

這個星期天我照例睡到中午(沒錯我這個年紀還是可以睡到中午很強吧)才醒來,懶散地梳洗過後準備出門覓食,在出門前隨便地滑著手機,卻忽然看到嗷嗷走了的消息。 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冷了起來,但一字一字地把全篇讀完後,心情卻感到稍微舒緩了。高齡22歲,沒有病痛、沒有嘔吐、沒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