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標榜黑色喜劇的公路電影,但在滿滿的惡趣味之中,卻只能感覺到無比的惡。因為當「趣味」全來自超脫現實的荒誕,還來不及笑,就意識到這些荒誕正是一種現實,是根源與每個人心底那份平凡的惡意,反而令人從脊椎底冷到頭皮。
犯罪哪裡需要什麼精心策劃的謀略,更沒那麼多由正入邪的心理歷程。《觀光客出沒,注意》幾乎像是名偵探柯南「鼻屎般的殺機,汪洋般的殺意」所拍出的寫實版公路殺人日誌,有時候亂丟垃圾可以是道貌岸然的殺人理由,但當自己成為被指責的一方,殺掉囉唆多嘴的傢伙又變得十分理所當然。我們與男女主角的差別,只有「念頭」與「執行」間的標準不同罷了。
男女主角間對殺人判斷的標準也不同,這或也是戀人之間的一場試驗。回到公路電影的主題,愛情的磨合最終走到了如意欲如《我心狂野》般對忠貞的信仰與追求,又或者想描繪如《我倆沒有明天》般的悲壯決絕。不過結局卻讓女主角的「覺醒」,更放在亡命天涯的愛情史詩之前……。
等等,是覺醒嗎?從未「社會化」的純真,不正是最接近原始、最毫無虛妄的邪惡嗎?這個伏筆,早在母親對Tina大喊「你這個殺人兇手!」時,就已埋下了。
近日看到一篇壹周刊的報導,訪問監獄教誨師黃明鎮,文中寫道:
多年來凝視邪惡,如臨深淵,「惡」到底是什麼?黃明鎮舉了一個案例,有個賣麵的男人,和同居人吵架,把他們所生的女嬰丟到滾燙的鍋爐裡,「他說那天賭博也沒賭輸,喝酒也沒喝多,吵架也沒特別凶。他自己想也想不透,女嬰是他的心肝寶貝,好像鬼在拖,無意識就做了。」一時衝動、毫無預謀、猝不及防,邪惡的起源,似乎平庸無奇地,超乎我們的想像。
說起來,「黑色幽默」這件事,我還是喜歡幽默多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