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9日

《測謊機男孩》試讀


  
(圖片為英文版封面)



約翰是個看起來很特別的男孩,才十歲就有175公分的身高,他心思細膩、觀察入微,而且他有個很棒的夢想:有一天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他不希望是因為自己的身高,因為那好像是馬戲團裡的珍奇異獸。有一天,他不經意的發現自己竟然能看穿大人的面具,知道誰在說謊,他決定好好運用自己的這項天賦,讓自己以史無前例「人類測謊機」的身分進入金氏世界紀錄。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開始超出他的控制:拆穿謊言後世界不但沒有變得更好,反而讓他美好的生活逐漸分崩離析;他以為測謊的能力能讓他變得更特別、更受歡迎,但一切卻背道而馳;痛恨別人對他說謊的約翰,自己卻時常捏造事實來掩飾他對學校、社交生活的格格不入,變成更嚴重的惡性循環。

這些逐漸令人目眩神迷逐漸漲大的謊言泡泡糖越吹越大、越吹越多,幾乎快將他淹沒,可是刺破謊言的糖衣後,一切不但沒有改變,那黏糊的糖液令人更加動彈不得,使他身陷泥沼。慣性說謊的爸爸、習於活在謊言裡的媽媽、對他盡責卻無疼愛的老師.......約翰領悟到,真實竟是如此不堪。


解離症、官能症、躁鬱症......這麼多可怕的名詞堆積在一起,但他們需要的是否只是一些熱情和溫暖?約翰讓我想起了電影May。內向、自卑、看似行逕怪異的May只想要一個朋友,經過一連串的努力得到的只有失望和拒絕,成為偏執的肢解者,也只為了活在自己拼湊縫製的幻夢之中。


特別?怪異?變態?只是些寂寞的靈魂罷了。


像那個被卡在樹上的娃娃一樣,約翰希望終有一天能有人注意到他、伸出援手將他一舉救出這個噬人的世界,可是他的呼喊終究沒有人聽見。故事結尾,約翰和爸媽奶奶再度相聚,溫馨和樂而美滿,但那終究只是個美麗的謊言,家人之間的不信任感如同破鏡無法重圓。真實的醜陋能在唯一誠實無欺的智障男孩身上體現,而真實的美麗便永遠留在那個兒童房了。

在那裡,「當他們覺得冷或是需要休息,或是當他們需要甜點或熱食,就能一起去車站的自助餐廳。他們可以坐在窗戶附近的桌子喝茶,吃吐司和蛋糕,看著人來人往,而自助餐廳的爐火會烤暖他們的手和臉。餐廳門是敞開的。」不需要在乎世俗的目光或看法,餐廳門可以盡情敞開,我們可以自在的做最棒的自己。


是否,我們都如此寂寞?

2008年6月26日

"Super Safin destroys Djokovic"


一篇報導曾這樣寫著:
「如果你選擇一個人來欣賞,你會選擇費德勒。

如果有一個人讓你神魂顛倒,又愛又恨,那只能是薩芬。
他是個憤青,一個不可理喻的憤青,時不時還來點憂鬱。」



是的,他是個憤青。






一個不可理喻的─


 




憤青。









時不時還來點憂鬱。










身為一個憤青,他會踢網子。


 





在球場上洗頭。












仆街。

 








跟主審吵架。













還有摔拍。








(我摔,)







(我摔,)








(我摔摔摔。)







可是他又總會笑的如此陽光,如此溫柔。




這樣的他,在經過了三年的低迷後,
在第二輪爆出今年溫布頓目前為止最大的冷門。

雖然溫布頓網站對此役下了如此標題:"Super Safin destroys Djokovic" ,
即便如此,仍然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可以走到哪裡,
因為,Safin始終是「地表上最無法預測的男人」,
也許才甫擊敗第三種子的他,下一秒就會輸給哪個無名小卒也不一定,
作為他的球迷,隨時得要有這樣的覺悟才行:不用期待,只要好好的看著他就好了。
(有關Safin Fans的愛恨情仇,請看→《沙皇教我的事》)

不過,說是這樣說,狂歡過後,還是希望Safin能一路挺進,
像這樣再拿一座大滿貫啊!







以下,節錄自賽後訪問:

Q. How would you rate your game today on a scale of 1 to 10?A.  I mean, it's tough. I didn't play great for a long time. I don't remember how does it feel.

Q. 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played that well?A.  Long time ago. I don't even remember. Long time ago.
Q. When you walked off, the BBC man asked you about your next opponent.
     You implied you didn't expect to get past Djokovic, and you didn't know
     who youwere going to play next. Is that right?
A. Yeah, true. But if you have a second round against Djokovic, the guy won the Australian Open,
    semifinals of French Open, winning the tournaments left and right.
    You play against him, and the last time I won two matches in a row was I don't remember when.
    So what do you expect? Of course that you are not really in a position to look anything after the second round.

Q. What do you remember of the things you've said about Wimbledon last yearand in the recent past,
     and how do you feel about Wimbledon now?
A.  What did I say? The strawberries are too expensive. It's true.
     They don't have enough for dessert. It's true. Only the coach is allowed to come in the locker room is also true.
     Because some physios, they cannot come inside the locker room. I'm not complaining about that.

Q. What do you like the most about Wimbledon, and what do you dislike the most about Wimbledon?A. Thanks for the people to make the courts slower.


Q. Yes. He said he had great respect for you because he practiced with you as a junior.
     He said today it might have been a factor in this match that he had too much respect for you.
A. That's good to know. Thank you.Q. Do you think?
A.  I hope so. I'm still older than him.
     I hope it will stay the same way and he'll have the same respect to me as he had three years ago.
     It works for me.



真是個太可愛的男人,怎能不叫人又愛又恨呢?
看看他清純俊帥的模樣,好好緬懷一番吧!






後記:

看完小德和沙皇的比賽,兩人惺惺相惜的互相擁抱,
頓時一股莫名的情緒湧上:原來,這就是腐女的感覺啊!!!

(快親下去了啦!)



其實兩個人我都蠻喜歡的,Nole也說他從青少年就很喜歡Safin,
我願意為你們進入腐的世界 XD


2008年6月22日

西班牙蠻牛─Rafael Nadal


 

喜歡偶像的歷程有時候和挑男人有點像,
一見鍾情兩情相悅當然是最美好不過的事,
可有時候換點口味,體驗一下日久生情中那份平淡的幸福也很不錯。

一開始我並沒有很喜歡納豆,因為他打球實在太「用力」,
我一直喜歡技巧派天才型,那種四兩撥千金的手感。
青筋爆起、肌肉橫飛、撲來撲去的救球,渾身汗水加上那髒兮兮的紅土,
我的天哪!真的很沒有「美感」。



對他最初的印象大概是17歲在台維斯盃對上Roddick 的那場,
那種速度和爆發力真的令人十分驚豔,橫衝直撞的態勢更是非常有力量,
但真的和隻蠻牛沒兩樣,也更加深了大多數人對他用肌肉打球的成見。
當時對我而言,他只是個利用年輕肉體打球、不知死活的黃毛小子,沒幾年就會被長江後浪取而代之。

而且,我真的不喜歡他在球場上拉內褲和抖腳。
如果他哪天真的成為球王,這樣猛拉內褲成何體統啊!幹嘛不買鬆一點的內褲?!
X的,配上他為自己打氣時那種近乎囂張的模樣,根本就是個氣焰高漲的死小孩啊!!





沒想到納豆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越打越好,我也不得不常常「被迫」觀看他的比賽,
於是我發現,他雖然在球場上很囂張,私底下卻是個很有禮貌的好孩子。
打球時的他竟然從沒摔過拍也沒罵過髒話,這對一個世故的成年人來說都很不容易了,
對一個正值火爆青春的年輕人而言更是難得。

猶記去年溫網他與Soderling 的對戰,對方很挑釁的學他拉內褲;
還有與Federer 那段 "Call it in! "的小插曲,都可以看出他是個情緒難以被煽動的人。
他幾乎從來不會害怕落後或者破發點,打五盤對他來說乃是兵家常事,
這除了證明他的心理素質和牛一樣溫馴又穩重,也證明他真的有蠻牛般的體力。XD


無殺傷力的呆滯眼神


像幼稚園小朋友一樣亂咬東西



幾年下來,才發現納豆真的是個很「耐看」的選手,
他每年的每場都不停在進步,先是反手,然後是發球;
球王的宿敵,Roland Garros的 Key Guard,強硬的拿下的今年的法網四連霸;
草地戰績也越來越好,06年在溫布頓決賽讓費神捏了一把冷汗不說,今年更是拿下了職業生涯第一項草地賽事的冠軍。

從紅土過渡到草地的這幾年,可以很明顯的看見他不停微調自己的打法,
不是全然的放棄然後重新塑造,而是在保有自己特色的同時,一點一點加入新的元素;
同樣是底線重抽,草地與紅土甩手腕的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
同樣在場上飛奔救球,他的站位也有些許的差異。
也許變得再精準一點、再細膩一點,但他仍舊是他,
還是那頭有力量、有速度、精力充沛的西班牙蠻牛,
以不變應萬變的打著他「虎虎生風」的降龍十八掌。

一直都覺得納豆的球風很「郭靖」,有力量、有速度、內力深厚、穩紮穩打。(還會左右互搏之術!)
雖然來來去去都是那「十八掌」,乍看之下令人覺得很無趣,但卻也不是人人皆可練。
若不是像納豆這樣有耐心、有毅力的一球一球磨,一天一天認真的練基本功,就只是空有招式的掌法罷了,
而如何體會在「招式」之下不同「內力」的運用,就是可以讓看門道的人好好品味的重點。


像是老實的好男人可能不懂甜言蜜語,打扮有點邋遢,沒有在人群中一眼就瞧見的可口臉龐,
但總是最可靠、安穩,是你最能依賴的避風港。



果然和挑男人一樣啊!郭靖無趣歸無趣,終成一代大俠。
(可口的肉體也是很重要的!)
      

2008年6月12日

《鹿男》試讀





話先說在前頭,《鹿男》不是不好,只是不甚合我胃口罷了。

簡單來說,《鹿男》是一本相當「典型」的小說。

說到所謂的類型,就不能不提電影。在電影研究中,類型理論的存在是因為工業法則使然,
這不但給予工業體制複製操作的良好範本,也為觀眾配套了對電影觀賞的認知。
在許多產業也逐漸工業化/資本化的趨勢之下,類型法則也可以逐漸套用在其他的「產品」上。

《鹿男》便可說是日本小說中,受到「輕小說」和「動漫」影響而逐漸類型化的一個好例子。


有關「輕小說」的定義,以下節錄自維基百科

有關於「輕小說」目前仍很難有人能夠對這類內容含蓋青春、校園、科幻、奇幻、恐怖、歷史、動畫等類別的作品給予明確的定義。
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1. 主要以青少年等年輕讀者為對象的娛樂小說。
2. 以讀者平常使用的口語來書寫。
3. 內頁上大量使用插畫,有強烈的視覺效果(但有的也會沒有)。
4. 封面有漫畫風格,就像漫畫的封面一樣。
5. 風格上受到漫畫、動畫的影響,會帶有動漫風格。
6. 作者並不是向青少年訴說一個故事,而是以和青少年讀者相同的視點來描述作者本身認為有趣的故事。
7. 暫時只限形容日本出版的小說,因為到現時為止都沒發現從其他地方推出的輕小說。


熱愛日本文化/動漫的人,從劇情走向、寫作風格和故事背景,人物思維中,非常容易就能找到在《鹿男》中受到輕小說及動漫影響的蛛絲馬跡。
除上述所點出最概括性的特色之外,也有一些「典型」的故事模式:

(一) 無能/神經衰弱/沒有女人緣/自卑的男主角,會因為一些莫名奇妙的世界而背負起拯救世界的責任。
(二) 主角身邊必定有幾位輔助劇情推進的腳色。(包含動作派、智囊派、智者派、忠心小跟班等。)
(三) 劇情推進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出現誤導劇情的支線。
(四) 作為男主角死對頭,極「不典型」的女主角。(但此種「不典型」也已成為「典型」的一種。)


雖然《鹿男》跳脫了傳統模式,帶有非常強烈的畫面感和戲劇張力,人物對白也十分平易近人,但這些本應成為全書最大賣點的寫作風格及參雜大量日本神話的歷史背景,卻落入了輕小說的窠臼,若沒有夠明確主題作為支柱,就很容易成為空泛的類型賣弄。若與市面上琳瑯滿目、五花八門的輕小說相比,《鹿男》的主題、劇情都不算是最吸引人的一本,新鮮感不足,加上故事主題的期待落空,正是我對《鹿男》有些失望的原因。


但我必須再次強調,鹿男不是不好,只是時至今日,對於書本/小說/文字仍抱有種「文以載道」的期待,於是自以為是的盼望在冒險、奇幻、青春校園的背後,我能看見更多的抒發和表達,即使是如同宮崎駿(文案如是說)那樣有時過於說教式的議題,也不啻是為一項良好的嘗試。

但就像《007》等類型片帶來的華麗票房、聲光效果、娛樂滿足和死忠影迷,所謂的「輕小說」能跨越原本狹窄的動漫大門,並融入較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世界,或許,《鹿男》也替出版開創了另一種不同的可能性。


嗷嗷奶奶,掰掰

這個星期天我照例睡到中午(沒錯我這個年紀還是可以睡到中午很強吧)才醒來,懶散地梳洗過後準備出門覓食,在出門前隨便地滑著手機,卻忽然看到嗷嗷走了的消息。 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冷了起來,但一字一字地把全篇讀完後,心情卻感到稍微舒緩了。高齡22歲,沒有病痛、沒有嘔吐、沒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