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9日

《測謊機男孩》試讀


  
(圖片為英文版封面)



約翰是個看起來很特別的男孩,才十歲就有175公分的身高,他心思細膩、觀察入微,而且他有個很棒的夢想:有一天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他不希望是因為自己的身高,因為那好像是馬戲團裡的珍奇異獸。有一天,他不經意的發現自己竟然能看穿大人的面具,知道誰在說謊,他決定好好運用自己的這項天賦,讓自己以史無前例「人類測謊機」的身分進入金氏世界紀錄。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開始超出他的控制:拆穿謊言後世界不但沒有變得更好,反而讓他美好的生活逐漸分崩離析;他以為測謊的能力能讓他變得更特別、更受歡迎,但一切卻背道而馳;痛恨別人對他說謊的約翰,自己卻時常捏造事實來掩飾他對學校、社交生活的格格不入,變成更嚴重的惡性循環。

這些逐漸令人目眩神迷逐漸漲大的謊言泡泡糖越吹越大、越吹越多,幾乎快將他淹沒,可是刺破謊言的糖衣後,一切不但沒有改變,那黏糊的糖液令人更加動彈不得,使他身陷泥沼。慣性說謊的爸爸、習於活在謊言裡的媽媽、對他盡責卻無疼愛的老師.......約翰領悟到,真實竟是如此不堪。


解離症、官能症、躁鬱症......這麼多可怕的名詞堆積在一起,但他們需要的是否只是一些熱情和溫暖?約翰讓我想起了電影May。內向、自卑、看似行逕怪異的May只想要一個朋友,經過一連串的努力得到的只有失望和拒絕,成為偏執的肢解者,也只為了活在自己拼湊縫製的幻夢之中。


特別?怪異?變態?只是些寂寞的靈魂罷了。


像那個被卡在樹上的娃娃一樣,約翰希望終有一天能有人注意到他、伸出援手將他一舉救出這個噬人的世界,可是他的呼喊終究沒有人聽見。故事結尾,約翰和爸媽奶奶再度相聚,溫馨和樂而美滿,但那終究只是個美麗的謊言,家人之間的不信任感如同破鏡無法重圓。真實的醜陋能在唯一誠實無欺的智障男孩身上體現,而真實的美麗便永遠留在那個兒童房了。

在那裡,「當他們覺得冷或是需要休息,或是當他們需要甜點或熱食,就能一起去車站的自助餐廳。他們可以坐在窗戶附近的桌子喝茶,吃吐司和蛋糕,看著人來人往,而自助餐廳的爐火會烤暖他們的手和臉。餐廳門是敞開的。」不需要在乎世俗的目光或看法,餐廳門可以盡情敞開,我們可以自在的做最棒的自己。


是否,我們都如此寂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嗷嗷奶奶,掰掰

這個星期天我照例睡到中午(沒錯我這個年紀還是可以睡到中午很強吧)才醒來,懶散地梳洗過後準備出門覓食,在出門前隨便地滑著手機,卻忽然看到嗷嗷走了的消息。 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冷了起來,但一字一字地把全篇讀完後,心情卻感到稍微舒緩了。高齡22歲,沒有病痛、沒有嘔吐、沒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