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場景、服裝、佈景,每一樣無不耗盡心力,卻又不搶電影神形風采,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就是這些總能吸取日月精華的大導演們吧。他們隨著時代進步,卻同時保留了自己,魂隨其形,看似無蹤,其實像隱娘一樣悄悄佇立,無所不在。
反覆想著那些美景,與人物的心境那麼貼合的安排,究竟如何做到渾然天成,究竟如何要讓風雨雲霧都飄然自在,又彷如在他掌控之下。於是想起《珈琲時光》裡,淺野忠信和一青窈在兩列電車上交錯而過的鏡頭。足足等上半個月,就為那一個鏡頭。
所以一切都那麼昭然若揭了。他說,創作者總是要背向觀眾的,背對觀眾,你的創作才開始。隱娘的的幽微、佇立,遠處的守候,近身的伺機,耐心等待時機出手,作為與不作為的掙扎,乃至於最後飄然遠去的身影,或者都是他自己的寫照。
《聶隱娘》不完美之處仍所在多有,只是在大師手下,或許演員編劇場佈花草樹木雲朵,都只是大師畫紙上的那一抹,顏色勻不勻稱,大概也不那麼重要了。
於是,隱娘背向世間,朝著自己走去。這電影,這世界,認同或不認同,最後也都只在於自己的選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