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How I fall in love with BoA


4982503840738

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愛上BoA 的。引述老弟一針見血的疑問:「為什麼你會到這種年紀才在瘋流行樂的東西啊?」將當下一頭興奮的我問得舌頭打結,幾分鐘說不出話來。大概這就是我孤僻難搞又異於常人的代表事件又一樁,還是年輕時沒有被開發完全的迷妹之心,在經過十五年漫長的火山休眠後突如其來的爆發了,又或者,愛情就是如此突如其來無法預測,每個被雷打到的心動瞬間就注定了一生的繾蜷。總之,我就是深深愛上寶兒了。


listentomyheartcover
◎ Listen to my heart專輯封面

轉眼 BoA 出道已經八年,記得我念高中時她正如日中天,唱片行擺滿了她的專輯,當時看到這個唱片封面時簡直驚為天人,覺得真是太美的一個小女孩,靈氣逼人,而且完全生得一張我喜歡的臉孔,竟然還是人稱「十四歲出道的百萬歌姬」,當場就跑去唱片行試聽。但是當時她走的日本路線真的太不合我胃口,韓國女歌手好像也不是太流行,也就此慢慢淡忘了這位動感歌手的存在。

但是也許當時就埋下了這狂熱愛情的種子吧,直到2009她進軍美國後,在蒐妹特的強力推薦下,一首《Eat You Up》MV 又再次讓我為之驚豔,除了她依然美麗的臉蛋之外,更驚愕的是從來沒有亞洲歌手可以走出這麼成功而帥氣的中性路線,這個瘦小卻渾身散發出無窮能量的女孩,也讓我對寶兒這個名字從此埋下了舞技高深和帥氣無比的印象。不過我並未就此迷上她,除了非常吸引我耳朵的全新美國專輯之外,她在日本和韓國發展時的歌曲和舞步及造型都不是非常吸引我,太過甜美和小女人的路線,還有非常花俏閃亮的舞台服裝一直都不是我的那盤菜。


◎ 帥氣爆表的 《Eat You Up》

但幸好(的確是幸好),老天沒有讓我再次錯過寶兒,最近因為Best & USA專輯而密集宣傳的她,在網路上、廣播上都留下了許多豐富的影音資訊。09 年spirngroove系列的live影片大概就是那敲響愛情的一聲雷,那天之後我就幾乎沉溺在BoA帶來的熱力四射之中,再也無法自拔了。舞蹈、造型和她本人所散發出的帥氣魅力那就不用多說,但我驚訝於寶兒那幾乎可達滿分的表演,光看她表演時的熟練度就不難想像這些旋律歌詞和舞步,是如何內化為她身體的一部分。但最讓我驚艷的是,大量的唱歌和舞蹈不但沒有拖垮表演的精緻度,反而使得表演更有臨場感的震撼。她唱跳時的歌聲幾乎超越了百分之八十單單站著唱歌的歌手。聲音穩定,轉音非常棒,偶爾的高音更是清亮;而她唱跳時的舞步也是非常紮實的律動,不是只拿一堆比來畫去的手勢呼攏觀眾,說這就是跳舞。即使透過螢幕,她的現場仍然比MV或CD更吸引人!我想這就是一個真正表演者的魅力所在 (我不想說她是藝人,她是個紮紮實實的表演者!),看著她的live表演總讓我不禁想像,若身處現場該能如何感受到她那股強大的能量。


◎ 2009 Springroove Live。愛上寶兒的起點

在被寶兒的現場表演影片打通任督二脈之後,我就開始每天不間斷的non-stop寶兒小型演唱會,不知不覺把所有MV都看完了(而且每支都repeat30遍以上),然後還有 live, fancam, interview, behind the scene, etc…… 然後越看就越喜歡,越看越無法自拔,連之前不喜歡的日韓歌曲也開始覺得也蠻好聽的,而且這些我曾經不喜歡的日韓歌曲也一首接一首的淪陷,加入我nonstop播放器的行列。這些所有我曾經不喜歡的歌曲,只要經過寶兒現場表演的加持,幾乎就會馬上變成我mp3 裡的愛歌。

然後我開始了解她的生平,了解他的出道歷程和生涯規劃,了解她的個性,慢慢的從喜歡她的舞蹈到喜歡她唱的歌,從美國的寶兒到喜歡韓國的寶兒然後喜歡日本的寶兒,最後全心的完整的喜歡上寶兒這個人。本來不喜歡的日本路線現在卻覺得可愛的令人想吃了她;韓國路線的寶兒又兇狠又有股殺氣;美國的寶兒則是帥氣到爆表了。本來對她的慢歌也沒有特別感覺,卻發現其實單聽歌聲她的技巧和聲線也都非常有水準,音域廣、真假音轉換非常自然。更沒想到到了美國發展後越發顯現的男孩子氣,竟然才是BoA的本性,這又讓我更愛她了。(中性氣質的女孩太有魅力了啊!會為了沒有買到運動鞋而扼腕的女孩這世上還有嗎?)

可是偶爾看到女孩打扮的她,或是上節目和接受訪問時那種靦腆的笑容,又覺得實在太可愛了,真正渾然天成的惹人憐愛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混合了男孩和女孩的特質,所以寶兒才會這樣又頑皮又嬌媚呢?該說她是一個男孩氣的女孩還是女孩氣的男孩我也說不準了,可是這樣亦正亦邪亦剛亦柔的混合體實在太迷人了啊!不只是歌藝和舞技,寶兒連長相和氣質都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寶!


◎ 有時候帥氣有時候可愛。(太想吃了她…唱歌怎麼會像放CD呢?)

 當然她得夠幸運生得一張漂亮的臉蛋,還有天生的好歌喉和舞感,更重要的是被發掘後經紀公司願意用心栽培她,才有今天發光發熱的寶兒。可是光是看她在舞台上的表演,我就不禁要想像她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今天。

一開始愛上她只是懾服於BoA 表演的完整度和可看性,在了解她的一切後,再來看她的表演就多了一份敬佩和憐惜。11歲開始培訓,14歲隻身到日本發展,然後開始兩地甚至三地四地奔波的日子,然後又開始蠟燭多頭燒的準備到美國發展的事宜。剛開始只是想像她有多努力,現在則是真的了解她有多努力。我還在玩玩具看卡通的時候,她已經開始她的日語、歌唱和舞蹈訓練,當我在青少年的叛逆期自以為全世界都不瞭解我的時候,她卻必須克服思鄉的寂寞和異鄉的陌生獨自打拼事業,她的認真和投入完全展現在那些完美的表演當中,不需強調她的努力,我就能完整的想像她的努力。尤其是觀賞fancam的時候,沒有後製、沒有剪接、沒有高超的攝影技巧,才更能發現BoA的現場功力之高。


◎ 美國新歌的小型現場表演 (fancam)

2005 MKMF Over the Top 表演之後,我發現自己正式的成為寶兒的支持者,說出來不怕丟臉,這場表演讓我看到流淚,而且目前看了三次每看必哭,雖然自己都覺得誇張又丟臉 (畢竟我是如此理智冷淡又無情出名的人啊!) 可是又覺得這樣的寶兒值得我哭,這場表演的她是如此竭盡全力的演出,甚至跳到暈倒, 可是光看表演的時候卻覺得她非常活力十足又熱力四射,一點異狀也看不出來,我想這就是一個真正表演者的精神!


◎ 讓我流淚的寶兒 
(火力全開的唱跳啊!雖然有些小瑕疵,但還是過分的強啊! 我光用看的都覺得好累……還要唱歌……)

因為看到這樣的寶兒所以忍不住落淚,一個從11歲就開始培訓的孩子一定不會有多平凡的童年,她的日子必定充斥最嚴苛而辛苦的訓練。今年她22歲了,11年啊! 對一個孩子,對一個青少年來說,這樣毫無間斷的努力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耐性,還有她一定對這份工作擁有非常非常強大的熱情。記得看過某個她上Music Station 的片段,她在當年度就來回日本韓國50幾次,幾乎是每個星期都來回日本韓國,甚至還有當天來回日本韓國或前往台灣、中國的紀錄。即使到現在她還是常常這樣兩地奔波,幾乎只有待在飛機上的時候才能休息,甚至她已經八年沒有在韓國過新年了。

但即使這麼辛苦,面對鏡頭、面對觀眾,寶兒卻是總笑得非常燦爛,她總給我一種不卑不亢的感覺。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樣的魔力能夠讓純真和懂事(而非愚蠢和世故)並存在一個女孩身上?看到她和她的表演,我總覺得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對現有的一切抱怨什麼,因為我從未像她一般認真的努力追求過。記得看過一個冷知識說,沒有人類可以將大腦的極限完全發揮,就連公認史上最聰明的愛因斯坦大腦的使用值也只有13% (一般人類則是9%)。我想人類的潛能也是一樣,但寶兒的表演卻總讓我有種人類極限可以完全發揮的錯覺。


◎ 動感歌手也是會唱歌的!BoA 的現場真是太有魅力了

◎ 寶兒也是第一個讓我可以接受對嘴的歌手。(因為光是舞蹈就太棒了啊!)

我有很多喜歡的、欣賞的歌手,但是對寶兒是一種「支持」的感覺,是從頭到腳、由外而內的喜歡,混合了衝動、敬佩、心疼,想大大抱住她,想摸摸她的頭的喜歡,是我全新的、沒有經歷過的喜歡體驗。最近才忽然覺得,那種感覺大概就像電影《蜘蛛人》裡普通人對蜘蛛人的感覺。一個普通人般的小小身體卻能散發出如此強大的能量,本以為她在離我很遙遠的地方默默努力,我們之間是豪不相干的,然後在一個小小的轉折發現,她只不過是個讓人心疼的妹妹(她真的跟我弟一樣大),和其他普通人沒有兩樣,卻背負著超乎我想像的重擔。就像蜘蛛人在阻止了火車墜海昏倒之後,反被眾人溫柔的雙手所救,然後其中一人才驚訝的說出,蜘蛛人跟我兒子一樣大,根本只是個孩子,然後敬佩、憐惜之情油然而生,幾乎就是我對寶兒的心情寫照。他們都是「最普通的英雄」,那種和我相同卻又與我如此不同的連結。

想變成她的力量,想跟她說加油,想讓她知道她不是獨自一個人奮鬥,而且我想一直看妳發光發熱下去,更想以她為目標,堅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總覺得寶兒讓我看到一種人性裡完成夢想的美好。忽然了解就是這種心情讓那些迷妹為偶像做出了「我愛你」的海報吧,希望那種心情能成功的傳達到他們心裡。

我知道很多人都會吃驚於我對寶兒的喜愛程度,寶兒讓我挖掘出了一個從沒看過的自己,另外一半冷漠的我其實也正冷眼旁觀這樣的狂熱會持續多久。但是我想她只要還像這樣站在舞台上努力,我都會一直愛她吧!如果非要在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2009年8月12日

網球場上的貧富差距


溫布頓的排隊盛會給我的衝擊不只是嘉年華般的熱鬧,還有那種貧富差距的深深衝擊。現在回想起來,為何一個屬於深深社會主義份子的我,會喜歡上這麼階級而專制的運動呢?我的確從沒意識到網球是一個屬於上流社會的運動,只是純粹的喜歡。

但是當看見雄偉的中央球場是只有一級球員、當紅明星才可以踏上的聖殿,那些默默無名的小球星們只能在外圍球場那樣無聲的奮鬥;中央球場的皇家包廂無論何時都空著等待貴族的臨幸,平凡如我們的平民百姓只能在停車場挨餓受凍為了一人限額一張的入場券奮鬥著,我實在無法告訴自己:網球是親民的,網球是一視同仁的!

 還記得當時我們頂著英國正午令人脫皮的大太陽,坐在毫無遮蔽的第三球場痴痴等待球員出場。12點開打的比賽,才10點半就已經坐滿了人,大家除了搧風也只能猛補防曬油,誰也不想離開座位,深怕屁股才離開就有人來接替自己的位置。轉頭一看左方,餐廳的視野真是太棒了,可以一邊優雅的喝茶或啜飲酒杯,一邊悠閒的俯瞰「所有」的外圍球場!我也想去!旁邊的工作人員笑了笑:那是只有溫布頓會員才可以進去的餐廳喔!一般民眾可以去地下室的美食區買貴死人又難吃的餐飲。(貴死人又難吃是我加的。) 而這家餐廳正和中央球場是一體成型的建築,看夠了外圍球場便可輕鬆愜意的拎起包包,戴上墨鏡,一派從容的邁步中央球場的貴賓席。


裡與外。上和下。
在貧富差距的深深衝擊下,我拍下了這樣的照片:


牆裡,
SANY0454

和牆外。
DSCN8533  

其實,網球本來就是一項貴族的運動,而英國,也是貴族的發源地之一,我實在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也許至少我們已經比從前的人幸運了,當君權至上變成資本主義至上,平凡如我們也還能有靠努力翻身的機會。

只是身為一個深深社會主義份子的我,大概永遠也學不會那種一派輕鬆優雅而又由上而下的打量吧。我寧可告訴自己,也許有些美好是很難在另外一個世界中那樣深深被震撼的吧。例如在又餓又凍,一夜沒睡的夜晚過後起身,然後看見了如此美麗的清晨天空。


SANY0010

2009年8月5日

三杯家鄉味

DSCN9116

前陣子不知道怎麼搞的特別想吃台灣料理,大概是因為近鄉情怯,味蕾比心更思鄉,於是決定做點道地的台灣料理一解相思之苦。

三杯料理感覺上應該是最有台灣味的料理之一了吧,除了雞肉之外,所有的配料全都是不折不扣的台灣味,麻油、醬油、米酒、大蒜、薑,還有絕對不能少的─

九‧層‧塔


東西就準備好了之後就開始下廚了。先將雞肉清炒到表皮變色後起鍋。將鍋裡剩下的雞油加上一杯麻油,加熱後爆香整片的薑片和整顆的大蒜(這樣才有fu!!!!!),加入少許乾辣椒,然後放入剛剛炒過半熟的雞肉和麻油之外的兩杯,入味之後再加上九層塔拌勻,起鍋完成。


超有家鄉味的簡單料理又下飯,這樣一煮又可以連吃個兩餐,再隨便配個青菜水果,感覺就非常營養均衡了。可惜沒有砂鍋,不然更有回家的感覺。

開動去!

嗷嗷奶奶,掰掰

這個星期天我照例睡到中午(沒錯我這個年紀還是可以睡到中午很強吧)才醒來,懶散地梳洗過後準備出門覓食,在出門前隨便地滑著手機,卻忽然看到嗷嗷走了的消息。 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冷了起來,但一字一字地把全篇讀完後,心情卻感到稍微舒緩了。高齡22歲,沒有病痛、沒有嘔吐、沒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