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

這些日子以來

人總是很容易不相信自己。休息的兩個月,其實沒有在休息。因為習慣性的焦慮,讓自己根本沒辦法真的放鬆,頂多就是比較得過且過的生活。

但像我這樣的人,果然無法待業。又或者,有後顧之憂的人要放鬆本來就是無稽之談。不斷面試的馬拉松,冗長談話後卻總讓人更充滿疑惑的每個會面,拚命爭取、拚命過關斬將的結果,卻宣告了我是個永遠的「最佳第二選擇」。每個人都明白「不適合不等於不好」,但永遠的老二,即使是最好的老二,又怎能不自我懷疑?

最低潮的那天,恰好轉到了最愛的《馬利與我》,心中的死結竟這樣慢慢紓展了。看著John Grogan一路摸索,最後踏上與好友截然不同的道路,犧牲很多卻也擁有很多,孰優孰劣誰又是誰能判定的呢?人生總是充滿那麼多選擇,每個當下做出的決定又有誰能說你錯了呢?而曾經那麼堅定的自己,會不會也在驀然回首時,才發現真正的最愛早已緊緊握在手中?但若未曾勇敢踏出那錯誤的一步,又怎能知道哪個才是自己的最愛?最終,若能到達心中的理想之地,那理想是否仍是原本的形狀,好像也不那麼重要了。

在電影中,John說,「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比其他人好,但我知道,我永遠都會讓自己嚇一大跳,我總是能做到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所以,何必為自己設限呢?重要的是,"I've given up so much of what made me who I am. …… But I did make a choice, even if it's harder than I thought. I don't regret it.”

然後,想起了縈繞耳邊的句句箴言,無論是「沒有什麼東西是一定不可以的,你知道你為什麼選,為什麼堅持,那就是了,自己會為自己找到出路」,又或者「我覺得做什麼都不至於沒長進,有時候走點冤枉路也不錯」,還有,那無論面對怎樣殘破的信心,也無條件擁抱著我的溫柔,輕聲地說著:知道嗎?無論如何,你都是最棒的噢。

「一個人生命中能達到最了不起的成就,無非也就是發現自己、並且勇敢成為自己,」

──於是驚覺,我還可以去闖,我還可以去試,我還可以繼續迷惘。因為我也像John一樣,無論世事如何變換,那份最忠心的陪伴與最深刻的愛,一直都在。

嗷嗷奶奶,掰掰

這個星期天我照例睡到中午(沒錯我這個年紀還是可以睡到中午很強吧)才醒來,懶散地梳洗過後準備出門覓食,在出門前隨便地滑著手機,卻忽然看到嗷嗷走了的消息。 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冷了起來,但一字一字地把全篇讀完後,心情卻感到稍微舒緩了。高齡22歲,沒有病痛、沒有嘔吐、沒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