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4日

生活的甜蜜


愉快的甜點片刻之必要
志同道合的一紙信息之必要
擦肩而過的巧遇之必要
心領神會的微笑之必要
相忘於江湖之必要

如果可以,讓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如果可以。


2013年1月21日

陽光燦爛的午後,適合邂逅夢想與故人



很多年以後,我們都不再為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大驚小怪。那叫做成熟,或許也可說是冷漠。總之,就是一個大人該有的表態和作為。

你知道的,出個詩集其實也很沒什麼。不就是把手寫的字變成印刷的字而已。不就是把Double A的紙改成書店會用的銅版紙而已。不就是把釘書針改成騎馬釘而已。不就是把A4塑膠夾改成封面和封底而已。你知道的,就是這種小事。

其實也就是一個笨學弟,變成了一個出詩集的笨學弟,這種小事而已。

也不過就是這種小事,讓冬日恆暖、讓炎陽極燦而已。



危險的是,


其實很多時候,我是寧可選擇沉默的。但這種沉默常被誤解,誤解為我是害怕差異、害怕衝突,或者,害怕表態。

但其實是,至少在台灣,太多所謂「討論」,早已被分化成非黑即白的二選一。若失去了政治正確的庇護,換來的只是一陣不明就裡的撻伐。

前陣子開始讓我有所感嘆,是因為廢死的爭議再度浮上檯面,當發現自己所抱持的是非主流的觀念時,反面聲音幾乎是不容置疑的排山倒海而來。那圍剿的程度讓你驚訝,自己所在的,真的是個容許討論、容許差異的「自由」社會嗎?

這或許說明了在「自由」「發言」「開放」「討論」上,台灣仍不是個已臻成熟的國家。我們都知道過程比結果重要,但一旦涉及開放與討論的立場時,我們仍選擇重視「討論的結果」更甚於「討論的過程」。


前陣子,看了一篇小有名氣的部落格作者所寫的文章。他在文章的開頭,開宗明義的寫了他贊成死刑。但我將整篇文章讀完後,發現他和支持廢死的我,論點幾乎相同。我們站在最極端的兩邊,卻在逐字逐句的論述之中,互相靠攏,最後找到了我們之中的平衡。所以,所謂表態,除了簡單的讓那些強求答案的人們,如抓住浮木般的死裡求生外,究竟還有何意義?所有的問題,都必須有「答案」嗎?

邁可.桑德爾在來台演講時曾說,現在的社會很容易說「讓市場去決定一切」,而不需要有公共論述,這是不對的,因為全世界社會都缺乏公共論述的機會,他認為,應該要對公共事務有更多的討論。雖然盲目的相信桑德爾本身,卻失去了本身對於價值的思辨,才是一件可怕的事,但這句話,仍然值得說給那些仍然相信權威的人們聽。

而其餘的我們,也該以此自我警惕:危險的是,我們失去了公共討論的空間和餘地

2013年1月17日


「我今天早上夢到你耶...

我走進一間酒吧想找酒喝,看到你和另一個人面對面坐在角落,桌上放著兩支高腳杯盛著香檳,我走過去和你打招呼,另一個人轉過來看我,卻發現另一個人竟然是年輕時候的你(感覺有點像大二的你),我並沒有很驚訝,你趕緊接口說我來幫你們介紹,我則說不必了我們很早就認識了,而年輕的你始終都沒有說話,只是淺淺的微笑。


然後我鬧鐘就響了,雖然按掉繼續睡,但這個故事沒有繼續。」



那人說。


嗷嗷奶奶,掰掰

這個星期天我照例睡到中午(沒錯我這個年紀還是可以睡到中午很強吧)才醒來,懶散地梳洗過後準備出門覓食,在出門前隨便地滑著手機,卻忽然看到嗷嗷走了的消息。 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冷了起來,但一字一字地把全篇讀完後,心情卻感到稍微舒緩了。高齡22歲,沒有病痛、沒有嘔吐、沒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