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

嗷嗷奶奶,掰掰



這個星期天我照例睡到中午(沒錯我這個年紀還是可以睡到中午很強吧)才醒來,懶散地梳洗過後準備出門覓食,在出門前隨便地滑著手機,卻忽然看到嗷嗷走了的消息。

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冷了起來,但一字一字地把全篇讀完後,心情卻感到稍微舒緩了。高齡22歲,沒有病痛、沒有嘔吐、沒有失禁抽搐,還有主人好好地陪在身旁走完最後一程,或許就如同昂娜娜說的,「難過還是難過,卻覺得這是最美好的結果了。」

這幾年無論是長輩、親戚、甚至寵物,離開的越來越多。但其實不是離開的人變多,是我的年紀也到了,到了這種要頻繁面對死別的年紀。每次有人離開,心裡都會有種空空的感覺,但不知道為什麼,嗷嗷的離開卻讓我空的特別厲害,「嗷嗷離開了」的念頭一直在腦中盤旋打轉。直到昂娜娜在群組裡丟了這句話,「我在新竹多久,嗷嗷就陪了我多久呢,想起來」,才讓我赫然驚覺,她陪伴著娜娜的14年,不也正是我青春美好的少女時代嗎?

我是個沒有鄉下老家可回的台北人,每次回新竹聚會、探望嗷嗷奶奶,反而就好像真的要回鄉下探望家裡的奶奶,回到一個你不再認識但充滿往日痕跡的地方,而唯一的連結是在那裡工作生活,漸漸駐紮生根的老友和陪伴著她的嗷嗷奶奶。

一直想起《飄》結尾裡,郝思嘉說的,「嬤嬤是現在與舊時代相連的唯一一人了。」嗷嗷也是那樣與我舊時代相連著的,她的離開就像是少女時代又一部份的崩解。但即使難過,至少我已足夠成熟,明瞭這一切就像落花飄零水自流,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這次離去,已是再美好不過的安排──



嗷嗷奶奶,掰掰。

2018年1月18日

永遠吵不完的問題:BoA跟安室,到底誰的唱跳比較強?

BoA做為唱跳歌手的實力是眾所周知的,她在韓國真的是海放所有其他任何藝人,真的、完全、非常、REAL、暈(我也跟上邕的流行!),大概沒有其他人可以達到她的又唱又跳的一半功力。但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很大、舞后還很多,也因此她會常被拿來跟各個舞后比較,其中最常拿來比的就是安室。我想應該是因為兩人同為日本天后(雖然BoA近年人氣迅速消退),所以常被拿來比也就無可厚非。

最近又在網路上亂看文章,看到微博上《边唱边跳我敢说全亚洲安室奈美惠绝对是最强!》這篇,不禁有很多話想反駁。免責聲明先說:本身既非跳舞也不是歌唱專業,只是個愛看愛聽的粉絲,以下分析都只是個人想法。而且安室的唱跳功力絕對是毋庸置疑,加上兩人風格本就不同,根本沒必要硬比個高下。但既然這篇用這麼重的標題和內容來立論,也讓人只好跳出來辯論一下了。

說到舞蹈,大家最喜歡談的就是舞感,但偏偏舞感很抽象,如果硬要定義的話,我認為類似身體的協調性及律動。有些人跳起舞來總是感覺笨手笨腳,或者一直對不上拍子,這種就算是舞感差。最簡單的鑑定方式就是看基礎律動做得好不好:舞感好的人,就算是跳國民健康操都會讓你覺得:這舞真有動感、真好看。

舞感幾乎是天生的,後天當然也可以培養,但有其侷限且事倍功半,對頂級唱跳歌手來說,舞感是最基本也一定要具備的。體力就更不用說,舞蹈本身就是對體能、肺活量、肌肉量都有很高要求的「運動」,如果還要唱歌,那對體力跟肺活量的要求就更高。


我認為BoA與安室在最基本的舞感和體能上是不相上下的,但光論唱跳時唱歌的穩定度,還有表演時真唱的比例,的確讓人感覺安室「好像」在又唱又跳這件事上更穩定、更有把握,但我覺得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在於兩人對表演重心的取捨。

「安室最強」一文裡提到,「安室的舞蹈动作比较轻柔,幅度很小」「可是安室的舞蹈虽然看起来很容易,可是实际上就算有舞蹈功底的人也很难学,安室的舞蹈风格没有固定的模式,歌迷分析是类似New Jazz+模特摆pose的融合,在许多的动作之中,安室会放入一些难以形容的元素,怎么说呢,感觉安室是在用灵魂在跳舞(????),总之就是光用看的很难复制她的动作,就算跳出来了,也完全跳不出她的那个味道,甚至是很滑稽。安室可以将一般人跳起来很滑稽的动作,跳的很有架势。」其實這就是上面提到舞感所造就的差異,安室是有舞蹈天分的人,又從小練習,跳舞至今的年歲,不需要太複雜的編舞,也可以跳得很精巧有韻律感,靠舞感就讓大家覺得:她會跳、好好看。因此安室的舞不需要太多技巧跟走位,甚至可能也不需要那麼多腦筋記複雜編舞,她可以把更多力氣保留在唱歌上。

但BoA的舞蹈表演選擇就不同,大量華麗編排的排舞,幾乎是不間斷地使出各種技巧、走位,各種歌曲之間的舞種差異也很大,而且寶兒所擅長的舞種,在「步法」上的要求極高,完全無法「只靠舞感」就達到原本編舞安排的效果,下面〈永遠〉的這個現場就可以看出她排舞的困難度。




先不論舞蹈的完成度多高,光是踩著這個腳步,體能就消耗大半,更別說還有手部與身體動作的配合了。 回到文章開頭,純論舞蹈難度,我認為BoA的編舞所需的技巧、體力,甚至記憶力的要求的確更高,但我不敢妄下斷論認為BoA的舞蹈技能一定點比較滿。第一:編舞比較難只表示編舞比較難,但不表示跳比較簡單的排舞的人,就「只能跳這種難度的舞」,BoA跟安室也可以跳國民健康操啊,而且跳得一定很好看,可是又不代表她們只能跳國民健康操這種程度的舞;第二:不同的舞蹈風格到底要怎麼比?既然沒有人會拿街頭舞者來跟芭蕾舞者比,為何總是硬要比較她們兩個呢?

文中還說「对于有舞蹈功底的人,会告诉你BOA的舞蹈虽然看起来很厉害,但是非常容易学,只要花时间练习可以跳出七八成,在网路上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人模仿BOA的舞蹈。」我非常懷疑這真的是有舞蹈功底的人說出來的嗎?這樣的排舞的確華麗又有舞台上的視覺效果,所以很多舞蹈班喜歡挑這種「MV舞」來教,但很多人學、很多人模仿、很多人跳,難道就等於他們跳出了BoA舞蹈的高度和完成度嗎?



(順便推坑這場表演的完整版,也是讓我好感粉轉死忠粉的一場,的確她的排舞效果很足、動作很大,但真的「非常容易學」嗎?)


就拿芭蕾舞來比喻吧,這個舞蹈所需要的技巧、難度和基本功應該沒有人不認同。芭蕾有許多的華麗的抬舉、跳躍與轉圈姿勢,初學者的抬舉和專業舞者的抬舉、跳躍、轉圈,會一樣嗎?如果認為「只要完成動作」就算是達到舞蹈的七八成,那其實也就是否認了舞感和基本功的重要。韓國著名舞者Lia Kim的舞蹈教室影片裡,更可以看到這種專業舞者和一般人的差異,下面這支影片前半段是專業舞者的示範,後面是學生的成果,顯見絕對不是「做出動作」就等於「完成」了這支舞。





這支影片還可以看出BoA與安室另一個很大的表演差異。在這支影片中,不管是專業舞者還是一般學生,臉部表情都非常投入這首歌的情境與舞蹈編排。常看韓綜或較在注意K-pop的人,應該都會知道他們非常強調舞蹈中「表情演技」的部分,甚至有時會因為表情演技夠強而成為團體的center。

對許多舞者來說,表情技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就像國標舞、現代舞或芭蕾,舞者的情緒投入,都是舞台上非常重要的表演展現。BoA的表演也很強調這部分,所以她會嘗試各種曲風,也可以完美演繹帥氣、溫柔、活潑、嫵媚等各種不同的風格。我自己對安室的慢歌接觸比較少,所以無法評論,但有很多人認為BoA的慢歌抒情曲表現比安室好,或許也是因為她情緒渲染力夠強的緣故。

對照「安室最強」一文裡提到的,「当你在看安室奈美惠的演唱会,你会看到安室的表情不会是一直保持甜美或者是帅气,更多的时候她的脸是抽筋的,当她唱到没气的时候,她会停止舞蹈动作,弯下腰,用丹田的力量把这句先唱过去,然后在气理顺之后,再接着舞蹈动作」,表情控制這件事也是需要花力氣、體能的(如同許多演員演完情緒特別澎湃的戲時,常會氣力放盡),有時候更需要一種表演的「意識」。也就是說堅持真唱兼舞蹈的安室,在表情控制一環明顯較弱,甚至可能是放棄了這種「意識」而成全唱跳的穩定度。她也不太會跟伴舞互動(一方面是她的排舞基本上就不會加入這種互動),幾乎像是進入一個唱跳的真空小世界。

安室為了專心運氣,更常常看著地板唱跳,這在許多選秀類的韓綜裡,是最常被導師指出,一個必須改的問題。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無法接受的表演模式,會讓我覺得歌手心不在焉(為什麼不對我們唱,看著我們呢?)。但大家的喜好都不同,證明了安室的選擇也吸引了欣賞這種呈現的人,「安室最強」一文的作者就說「再累都要跳舞,都要坚持唱现场的安室,这股拗脾气,让我非常钦佩。」

此外,安室後期已經不太飆高音,與其說是難度下修,我倒更覺得是曲風改變的關係。但不需要做太過挑戰音域的表演,加上安室的音質圓潤渾厚共鳴飽滿,天生其實唱歌的條件是更好的,這些都間接成就了她的穩定唱跳。

這也是我所以一直強調「取捨」的緣故。她們再怎麼強,終究不是機器人,每個人心中的完美都不同,所以都會朝向自己心中的目標排出優先順序。安室追求的(可能)是唱跳的穩定度,所以舞蹈編排上難度要求較低,並放棄了表情控制,而且在氣不順的時候,會選擇先把歌唱穩。安室幾乎不上電視打歌宣傳,也不太會出席其他的表演節目(復出之後也沒上過紅白,是在引退之前上那最後一次),她的說法是,只想把表演留給去她的演唱會的人,演唱會裡才有真正的她。所以她的表演火力很集中,力氣都留在自己的演唱會了。只在自己演唱會上表演有個好處,設備、場地、人力、表演安排的主控權都在自己,不太會發生什麼意外狀況,心情上是更沒有壓力、更有把握的。而風格上,她的演唱會也不太講話,就是瘋狂舞蹈唱歌連發,感覺路線是比較偏向女王式的小圈圈崇拜(我覺得很類似王菲場子的氣氛,會給粉絲一種「啊謝謝女王為我們表演」的感覺)。

但BoA的表演,除了「唱」「跳」之外,更重視整體視覺的華麗、流暢、演唱會主旨,也很在意跟粉絲的互動,有時候更像在看一場極致視覺聽覺饗宴的「秀」,反而是「謝謝你們願意來看我表演」。想起之前朋友說,韓流偶像有種鞠躬盡瘁感、很擔心對不起大眾、很怕消失,或許BoA也算是韓流偶像出身,靈魂深處還是保留著這種很具「服務精神」的態度吧。她與安室相反,非常勤跑各種表演音樂場合,宣傳期上節目也不會少,發展的這麼好的日本不是她的祖國、也曾在美國出道,還拍電影、電視劇,寫詞、寫曲、當製作人、出演綜藝節目、實境秀。從這些都可以看出她是個不怕踏出舒適圈,非常敢於嘗試的人。在嘗試的過程中,當然很有可能會失敗,留下看起來不是那麼完美的演出和紀錄(例如美國發展並不順利,她演戲還是讓人覺得有點尷尬),有時候在相對不受控的場地環境之下,還是要盡力表演,唱跳成果也可能不會這麼完美,但這就是她的選擇。真要比喻的話,兩個人在路線上的操作大概很像Apple的封閉系統(看果粉多死忠安室粉就有多死忠XDDD),與Andriod的開放系統(BoA)吧哈哈哈(亂比喻)。

這一切真的沒有高下,就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實在不想再聽到「现场的实力,真的不要跟安室比」「BOA只能说是天才,可安室的功力不是人类的级别」這種踩別人主子,捧自己偶像捧上天的話了。(最後忍很久了,是BoA不是BOA好嗎???名字都打錯惹啦啦啦啦啦啦啦)

2016年11月2日

壁花女孩夢遊中


這部電影從片名就很容易想像,一定是一個關於不善社交的青春期少女的故事,而夢遊中則可能是導演虛實交錯的手法。

電影設定在的70年代,因此演員的裝扮很迷人,復古的嬉皮穿搭跟印花元素一向是我的心頭好,再加上充滿奇幻的畫面感與想像人物設定,畫面繽紛又多彩,讓人看了就心情好。

只可惜故事情節實在安排得太過制式與標準,從認識新朋友、遇到學校反派、被迫面對內心掙扎、到越過心中的難關,一切實在太過理所當然。而奇幻世界的虛擬設定與現實生活中的角色對照,也太呼之欲出,不但找了同樣的演員分別扮演虛實世界的對應角色,其他的鋪陳與線索也太過露骨,少了點抽絲剝繭的趣味。

中規中矩的故事,也沒出什麼大錯,起承轉合都有到點。但只有到點沒有超越,就少了點驚喜與驚豔。許多我本以為會走向A路線的橋段,結果沒往A也沒往B,就那樣停在原地;還有在前半段埋下的不少酷兒小伏筆(還是我自以為?),卻好像自動fade out,私心希望實在可以再有更多一點什麼(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記得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對那些纖細敏感的少男少女卡夫卡來說,要捱過整個16歲就是一場殘酷的試煉。所以總覺得一部好看的成長電影,就必須兼顧青少年的脆弱與新生,更要將之與成人世界的掙扎結合,最重要的是,一切不會真的有「結果」。

因為那些在「轉大人」時期最痛苦的,永遠是那些與逆著主流而漂的反社會靈魂(生命的不安與困惑,如少年PI、如猜火車、如青春電幻物語、如藍色大門,總是那麼一體適用啊!),只要不小心踏錯一步,就會成爲這個fucking system欲除之後快的bug。那些痛苦,其實常常是會一直延續下去的啊....所以,這其實是部舒服也享受的電影,而且可以帶著很放鬆的情緒觀賞。只是我所期待的青春,可能太苦澀了(你有病啊你)。

2016年6月11日

時尚、種族與美學:一些討論與思考《時尚惡魔的盛宴》

感性過後,就想記錄一些理性的。這部電影足堪玩味的,就是將時尚奉為至高無上的神之存在,而屏棄了其他在時尚之外的辯證。這樣的取捨和主軸也是引來最多批評之處——無論是對電影或對展覽本身。

循著這樣的批評,則又能導出另一項探問:那麼以時尚(之美)至上貫串全片,能否作為一個影片的中心主旨呢?若否,我們是不是能說,這也代表了對主流價值而言,「時尚至上」也是一種政治不正確?(至少當性別平權、種族平等至上的時候,並不會引來如此撻伐。)

要討論這件事,我認為可以從電影中的兩句關鍵台詞開始。

電影一開始就提出一個疑問:時尚可以是藝術嗎?這個提問雖然只閃現了不到一分鐘,但接下來的一句話卻更為關鍵:長久以來,時尚不被視為藝術,因為它們是女人的東西。

或許馬上就有人要提出反駁了:時尚不被視為藝術,才不是因為它們是女人的東西,而是因為不夠嚴謹、不夠具備知識性。但話又說回來,看完這部片後,會有人覺得時尚派對不夠嚴謹嗎?籌備過程不夠用心、沒有專業嗎?會覺得關於衣服、織品、剪裁、設計、服裝歷史這些事不具備知識性嗎?這部片揭露了歷經艱辛與角力的籌備過程,正狠狠打了時尚反對者一個很響的巴掌。

那麼主流又為何要害怕時尚?只是因為大眾文化的庸俗?雖然片中也數次提到「藝術」與商業的結合,但由安迪沃荷、凱斯哈林都被視為大眾藝術的濫觴進入藝術殿堂來看,大眾文化與商業化並非主因。但為何只有時尚不行?或許可以從這部片的另一句關鍵台詞看出端倪。


紅磨坊導演巴茲魯曼在片中說,「關於安娜溫圖的惡魔傳言,大部份的確不假。但我認為,如果她是男人,就一點問題也沒有。」而事實上,就連《穿著prada的惡魔》一片裡,安海瑟薇飾演的小安一角都曾說:如果米蘭達是個男人,大家就會讚揚她的工作能力。若難以想像的話,賈伯斯或許會是個很好的對照組:同樣事必躬親、極度要求完美、被認為專注於工作更甚於待人處世。世人對他,又是何種待遇與評價呢?

發現了嗎?這部以時尚為主軸的電影,幾乎一個男人也沒有出現。更正確地說,是幾乎沒有異性戀男人。奢華晚宴領導是時尚女強人安娜溫圖、精緻展覽的主導則是同志安德魯波頓。而那些被視為天才創作者的設計師,不必出櫃我們也能明顯辨認出他們流動而不陽剛的性別特質,更別說這些設計師的繆思,紅毯上的焦點,全都是氣質各異,特立出眾的女人啊!縱有幾位被邀請參加晚宴派對的當紅男明星,在紀錄片中卻沒有留下太多鏡頭。(小賈斯汀或許是「戲份最多」的一個男明星,但是想想他在主流媒體與男人群中的評價吧。)由此可看出,時尚作為一個由女人與同志主導的產業,就像一個充滿sexy bitch的強大女人國,沒有男人生存的餘地。


為何使用sexy bitch這個字眼,這就來到電影與展覽飽受批評的另一個橋段。著名好萊塢華人演員黃柳霜演出「龍女」的旗袍造型,這次被當作展覽主軸的一部分,而偏偏「龍女」又是一個被認為醜化亞洲人的角色形象。不過這些說法其實也都是來自父權與主流的一種評價。想像一下你所認為的「時尚界賤貨」吧!她們哪個不是這種充滿神秘的性感壞女人形象呢?這才是真正的時尚繆思啊!

若以此角度來看,則更能理解為何安德魯與安娜不願面對或回答泛種族或政治的探討,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探討,都不比他們為顛覆時尚本身受到的污名來得重要。難道長久以來,主流社會對時尚的刻板,不是錦衣華服,奢華浪費,拜金有理?再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時尚本身不具任何內涵與意義,就無法當做一部片的主軸嗎?(飆車、特技、電動、玩撲克牌都可以當成電影主軸還全球大賣了...)

片中一段中國記者葉曉薇(她是現代傳播集團時尚編輯總監周末畫報編輯總監)對於中國元素尖銳的提問也被剪進紀錄片中,而觀眾可以從安德魯與安娜溫圖的回答中發現,他們壓根不在乎什麼中國元素的種族歧視與刻板。甚至在訪問結束後,一起訕笑地表示「我覺得她(葉曉薇)很泛政治化」。

雖然許多人抨擊這段根本是時尚不具反思與深刻內涵的代表,但我覺得若套用前述脈絡,葉曉薇所代表的都是來自父權主流社會的提問(政治的、新聞的、藝術的)。所以這句訕笑若用更白話的方法表現,就是時尚的王與后在聽完提問後,非常bitchy的翻了個白眼說:「男人哪懂什麼時尚!」


因此,在我看來,《時尚惡魔的盛宴》並非不願解決意識形態的問題,反而將意識形態的探問放在主軸。是時尚長久以來被視為不夠嚴謹、不具備知識,在主流(父權)價值中,被冠上「膚淺、敗金、慾望、奢華」刻板印象的顛覆。只是,這個主軸卻因身為「時尚」的原罪所以無法得到認同。

其實,整部片說穿了,就是時尚的王與后傲慢霸氣地說著:不懂時尚的人,不對時尚抱著謙卑之心的人,Get Out!

不過在時尚的女人國圈圈,就如同由Queen Bee所領導的女生小圈圈,也有自身待解決的問題。亞洲女明星目前在西方主導的時尚圈,顯然相對沒有立足之地。這當然可以視為一種西方式的傲慢與刻板,甚或歧視。

但是,片中擔任展覽藝術總監的王家衛,卻可能說出了一個更真實而殘酷的答案:What is the cotemporary Chinese esthetics? There's none at this point. (什麼是當代的中國美學?此時此刻,沒有。)



最後,安娜溫圖今年66歲了!她真是天殺的有夠瘦!!從臉、頭髮到打扮身材,誰看得出來她66歲?然後看到安德魯每件緊身又露腳踝的褲子,都想叫不打扮的異性戀男人好好學習一下啊~(吐煙圈)






葉曉薇所代表的一派觀影心得供參:https://read01.com/QKyx32.html

2016年6月9日

如果有時尚之神,或者就在這部電影裡《時尚惡魔的盛宴》

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情走進電影院,但這部電影卻給了我比想像中更多。

還記得那年的MET Gala,好萊塢明星的中國風主題,引起一波網路上的訕笑和討論。於是這部描述MET Gala慈善晚宴,與大都會博物館百年服飾特展「中國:鏡花水月」籌備過程的紀錄片,也理所當然地給了我一種舞龍舞獅般的預想。再來宣傳以安娜溫圖切入,還叫做《時尚惡魔的盛宴》,想必又是一部歌頌敗金、讚嘆奢華的「時尚爽片」。

而我徹底地錯了。當然它還是一部「時尚爽片」,但不只是爽。拿掉了呼風喚雨的安娜溫圖,真正的主角反而是安靜低調的策展人安德魯波頓。這兩人在電影行銷上的安排,也很巧妙地對照了他們在展覽中分別扮演的角色。


電影從見山是山的安排開始,用慢鏡頭一窺這些明星與精緻妝容,一場派對能有多美、多令人目眩神迷,我們首先把這些奢華與刻板印象中的「時尚」都疊合起來了。這就是一場紙醉金迷、歌舞昇平、眾星雲集的時尚大拜拜。

但當見山不是山之後,時尚派對的華服一件一件被脫下。從籌畫過程的側拍,看見的是盛宴背後一場充滿角力與手腕的政治性展演:小至座位之間的安排(每個名人與其背後代表的力量與社群)、文化詮釋的各種爭議(有館與館之間的、藝術與時尚之間的、國與國之間的,更甚者中國的權力資金、政治涉入)全都不遮掩的秀給你看(當然不至於全然的不遮掩,但基本上是不怕得罪人的揭露不少業內人士的internal view)。

可是這些複雜的角力,雖然佔據了影片大部分的篇幅,也成為這次展覽的焦點,卻都只像一個過場,就像複雜的晚宴策劃一樣,終會過去的。

為什麼呢?策展人安德魯波頓就說了:這次展覽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但我不怕!爭議是好的,能引起話題。而片中眾多設計師都開門見山地表示,對中國元素的想像只要存在音樂與老電影中即可,「我甚至不必真的前往中國」。這次特展的名稱「中國:鏡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更言明一切:這是虛幻的、投射的中國,是設計師腦中的想像,心中的幻影。

所以,有關展覽主題的爭議,更不證自明:無論哪種議論與質疑,都只是炒作、行銷,引起眾人與媒體關注的一環,最終這些都將成為特展之下一個眾聲喧嘩的小插曲。

然後回到見山又是山的境界。在去除了熱鬧喧嘩,吸引眼球的豪華晚宴後,剩下的是策展人安德魯波頓安靜的背影。他走在展間,安靜巡視這些他視之現代藝術的珍寶。然後,這種悠遠而寧靜的氛圍,搭配神秘而華麗的服飾,讓我不停回想起電影《絕美之城》的所有片段。在那個場景與那個時空中,我終能體會安德魯與安娜對極致之美如此神往,而對其他意識形態無暇他顧的追求。


安娜溫圖說,時尚能編織夢境,創造出幻想,因此這整個展覽就是幻想與夢境的投射。就像《絕美之城》裡,魔術師說,「這一切,不過是戲法。」既是戲法,那麼泛政治化又怎樣?意識型態又怎樣呢?

我想,若電影有電影之神,那麼這部片或者彰顯了時尚之神的存在吧。但比起《絕美之城》的悲涼,或者《時尚惡魔的盛宴》是更具有積極意義的。安德魯一直清楚明白自己心之所向,也對此義無反顧,對於何謂心中的「絕美」,他肯定毫無二話。《時尚惡魔的盛宴》海報上,策展人安德魯對著那件華服跪下,並小心翼翼呵護整理的姿態,又讓我再一次感到作為一個策展人的謙卑。或許也是因此,身為一個編輯的我,才這樣深深被打動。

珀金斯曾是海明威、費茲傑羅等文學巨匠的幕後推手,他曾說過,「編輯並不給一本書增添東西。他最多只是作者的僕人,編輯充其量是在釋放能量,他什麼也沒有創造。一個作家最好的作品,完完全全來自他自己。」


不是神也不是創造者,而只是一個謙卑的僕人。作為策展人是如此,作為編輯不也是嗎。

2016年5月22日

一篇政治正確邏輯精美的論說文《計程人生》

由於本來就知道這部片子玩弄許多形式上的特殊,加上柏林金熊的加持,因此抱著很高的期待。但是就像俗話說的「期待愈高,失望愈大」,看完之後我確實對本片有一點小小的失落。

「偽紀錄片」不是問題,反而這樣的侷限與形式,玩出了一種後設的趣味。除了車上的行車紀錄器充作攝影鏡頭,還有販賣光碟DVD的小販錄下車禍男子的影像、導演姪女手上那台小相機。當他反被姪女攝入相機時,影像主體已經易手,但是接下來姪女與拾荒小男孩的一段過場,又再次成為行車紀錄器的攝影素材。所有影像的主體,就在這不斷變換之中翻轉再翻轉。

因為知道這是一部「偽紀錄片」,所以觀眾幾乎可以將每個演員都看成同一個人(導演),片中的每個議題與影像拆解都是自己跟自己的辯證,不論誰說的,都是他說的;不論誰拍的,都是他拍的(如此碎碎念,難怪他喜歡伍迪艾倫)。無限個自己(與自己拍攝的影像)彷彿鏡中鏡,又彷彿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量隱喻、對照、辯證,窺視與被窺視,一再被重組、推翻,是這部片中讓人看得最過癮的地方。

那麼為什麼失落?因為我發現看這部片時,腦袋動得很快,心裡的感覺卻空空的。以計程車司機與偽紀錄片作為兩個主軸視角,私以為無非是想帶出一種平民日常的眾生相(當然也可以當成是我錯誤的期待)。但是眾生之中那素樸的情感很匱乏、風土人情很匱乏,卻充斥許多形而上的理念訴求,讓人感覺好像一齣樣板戲——而且這齣樣板戲的政治正確還是西方歐美式的正確(感覺把所有的人都換成白人也不會有任何違和,但這部片還會這麼有趣嗎)。

政治正確沒有不對,只是電影之於我,好像應該有更多政治正確以外的東西。我想,我希望看到的,是一本小說、一篇散文、或一首詩,但導演給我看了一篇邏輯非常精美的論說文。

P.S. 總覺得柏林金熊之於《計程人生》,好像香港金像之於《十年》啊。

2016年4月17日

鼻屎般的殺機,汪洋般的殺意《觀光客出沒,注意!》

最可怕的恐怖片或鬼片是什麼?就是讓你感受到恐懼如在身邊、近在眼前。這就是為什麼看完《觀光客出沒,注意》實在讓人心情好不起來。

雖然是標榜黑色喜劇的公路電影,但在滿滿的惡趣味之中,卻只能感覺到無比的惡。因為當「趣味」全來自超脫現實的荒誕,還來不及笑,就意識到這些荒誕正是一種現實,是根源與每個人心底那份平凡的惡意,反而令人從脊椎底冷到頭皮。

犯罪哪裡需要什麼精心策劃的謀略,更沒那麼多由正入邪的心理歷程。《觀光客出沒,注意》幾乎像是名偵探柯南「鼻屎般的殺機,汪洋般的殺意」所拍出的寫實版公路殺人日誌,有時候亂丟垃圾可以是道貌岸然的殺人理由,但當自己成為被指責的一方,殺掉囉唆多嘴的傢伙又變得十分理所當然。我們與男女主角的差別,只有「念頭」與「執行」間的標準不同罷了。

男女主角間對殺人判斷的標準也不同,這或也是戀人之間的一場試驗。回到公路電影的主題,愛情的磨合最終走到了如意欲如《我心狂野》般對忠貞的信仰與追求,又或者想描繪如《我倆沒有明天》般的悲壯決絕。不過結局卻讓女主角的「覺醒」,更放在亡命天涯的愛情史詩之前……。

等等,是覺醒嗎?從未「社會化」的純真,不正是最接近原始、最毫無虛妄的邪惡嗎?這個伏筆,早在母親對Tina大喊「你這個殺人兇手!」時,就已埋下了。

近日看到一篇壹周刊的報導,訪問監獄教誨師黃明鎮,文中寫道:

多年來凝視邪惡,如臨深淵,「惡」到底是什麼?黃明鎮舉了一個案例,有個賣麵的男人,和同居人吵架,把他們所生的女嬰丟到滾燙的鍋爐裡,「他說那天賭博也沒賭輸,喝酒也沒喝多,吵架也沒特別凶。他自己想也想不透,女嬰是他的心肝寶貝,好像鬼在拖,無意識就做了。」一時衝動、毫無預謀、猝不及防,邪惡的起源,似乎平庸無奇地,超乎我們的想像。




說起來,「黑色幽默」這件事,我還是喜歡幽默多一些。

2016年3月27日

蔡明亮《郊遊》

還記得前兩年在美術館看《郊遊》時的震撼。那是我第一次喜歡蔡明亮的作品。

事後回想,美術館的氛圍似乎幫助我用另一種角度重新認識他,也消弭了某種買票走進電影院時的期待(意識與下意識地)。而他的作品也的確更接近某種錄像式的展覽,即使作者本身輸出一個最貼近自己的詮釋與說明(電影),但美術館的陳列與呈現,讓觀眾能更隨興自由地解構與重組所有觀看、被觀看的影像與意念。

電影不一定只能是藝術,但當進入美術館時,它就能再次提醒我們,這永遠是一個在看與被看之間相互凝視與反思的,最美的媒介。我覺得他找到了對的地方。雖然觀眾很少,至少來的人會更容易喜歡他的電影(真心的或假掰的)。

因為這樣,他可以繼續做自己。




2016年3月11日

傳記電影的兩難《叛逆年代》

若不作為一部傳記電影來看,其實我是喜歡這部片的。雖然《叛逆年代》沒有明擺著是一部傳記電影(畢竟就是沒將主角名放在電影名之中),但詹姆斯狄恩幾個字一搬出來,讓人不往那方向想也難。這一來,就硬生生增加了許多包袱與原罪。

導演選擇的切片,是詹姆斯狄恩在正式出道前遇上攝影師丹尼斯的一小段日子。因此情節推進十分平淡,前半段甚至平淡到令人有些不耐。但在城市的日子中兩人幾無交集,還在互相試探與摸索,或許也映照出兩人活在繁忙大城,庸庸碌碌討生活,面對客套與市儈的種種不適應。電影後半段回到詹姆斯狄恩的家鄉後,兩人似乎都漸漸釋放,愈發能面對彼此、面對自己的人生,也做出自己想要的抉擇。

看到電影中段才會發現,真正的主角是攝影師丹尼斯(這也沒辦法,誰叫導演也是攝影師),詹姆斯狄恩只是一個性格完全迥異的對照組。兩個都試圖想要證明自己的年輕人,還在不知所以的道路上掙扎,相遇之後,似友情又非友情的相處,刻畫出所有曾躁動而叛逆的青春,這是有關「一個男孩如何追尋夢想」的故事。詹姆斯狄恩回到學校後,對著學弟妹們在舞會上的一番談話,更點出了「叛逆年代」的主軸。而同樣作為一位攝影師,不知道電影中的丹尼斯,又有多少安東寇班自己的影子呢?

只不過,電影對於「一個男孩」如何追尋他的夢想著墨太多,兩個演員對戲實在沒有太大火花,情節上兩人相處也顯得疏離沒有互動,並沒有發揮太多1+1大於2的效果。

而最令人扼腕的,還是「成也詹姆斯狄恩,敗也詹姆斯狄恩」。將宣傳焦點放在一代傳奇巨星身上,或許是不錯的方向,但也是一招險棋,而丹恩狄漢的詮釋真的不夠到位。帶點懶散的純真叛逆,被他演得像個睡眠不足的嗑藥鬼,更別說圓圓臉又肉肉肚的他,真的一點也不像臉頰凹陷又是長臉的詹姆斯迪恩啊。光看外型,或許飾演攝影師的羅伯派丁森還會是更好的選擇吧,更別提要跟詹姆斯法蘭科版本的詹姆士狄恩相比了(好歹也找個方下巴的啊!)。

2016年3月10日

這就是好看的電影!《飛躍奇蹟》

《飛越奇蹟》改編自真實人物「飛鷹艾迪」的故事,他在眾人不看好的狀況下,成為首次打入奧運殿堂的英國跳台滑雪選手。運動員的真實故事,感覺就超熱血的對吧?不過影片熱血歸熱血,卻跟想像中的有點不太一樣。被稱為「飛鷹艾迪」的他,其實沒有傲人成績,也從未獲得一面獎牌,而且國際奧運會守則上的「飛鷹規則」也因他而生——想代表該國參加奧運的話,你必須是位頂尖的選手。

這樣一來,這部片就變得很值得玩味了:要說艾迪是成為英雄的魯蛇,但他什麼光榮戰績也沒有;要說他失敗好像也不對,因為他不但成功達到自己的目標,還捲起一股艾迪炫風,人人都愛他!從小就想成為奧運選手的艾迪,為了達成目的,不斷轉換目標,千方百計要進入奧運國家代表隊。本來是滑雪選手,卻因為跳雪比較「冷門」,更有機會代表國家而選擇了這項運動……等一下,只為了參加奧運,隨便幹嘛都行,這樣不是很像在亂搞?但是為了參加奧運,想盡辦法找出任何可以參加奧運的方式,他是為了「奧運」而努力不懈啊!

而也正因艾迪「非專業體育競技選手」的設定,讓本來可能過於黑暗陰沈,或許會「神鬼獵人」化的痛苦追夢之旅,變得可愛又親近。想像一下你所知的熱血體育電影,哪部不是充滿痛苦、掙扎、忍耐、汗水(甚至血水)的?這部片卻一反常態地搞笑又歡樂,艾迪設下的目標雖然天馬行空,卻合乎他天真的邏輯;而因為他的天真,一切污衊跟不看好和黑暗深沈的算計,也都成為夢想路上笑笑鬧鬧的小插曲。不過搞笑歸搞笑,有關運動和跳台滑雪的危險緊張,卻又絲毫不馬虎,比賽的緊繃與臨場感也全都超到位,第一人稱視角的運動場景,更是超熱血啦~~~


要將艾迪詮釋得憨厚卻不痴呆,天真但不是笨蛋實在很困難,但泰隆艾格頓辦到了!他真的很神奇,明明他完全不是我喜歡的外型,但每次看他的片都覺得很喜歡他/這個角色,不管演什麼都好討喜。哎啊,而且他跟休傑克曼的組合真的太犯規啦,為什麼泰隆艾格頓可以跟任何類型的熟男帥大叔搭配的這麼好啊,他不是吃姊姊菜而是吃大叔菜吧?(無誤)

熱血小蝦米,帶著搞笑幽默的樂觀翻轉人生,說穿了,這就是一部老套的電影。老套到你光看預告就可以猜到劇情發展;光看出場人物,就知道接下來他們會扮演哪種角色。扮演說書人的酒吧老闆娘,負責解說劇情與出場人物特色,也是男主角所有的情報來源;艾迪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爸爸很嘴硬而且不太看好兒子的運動之路,但是仍然愛他(而且是艾迪真正的「金援」啊,這麼實際!),媽媽則是無條件支持他的溫暖慈母,當他又做夢想「去奧運」的時候,媽媽就會給他一個餅乾盒讓他裝獎牌;一干挪威運動選手,是賣肉兼刻苦訓練的對照組;英國隊員與奧運協會長官,是不看好又百般阻撓的反派;還有明明老了還帥到沒天理的休傑克曼(中間一段跳雪場景,根本帥到人神共憤),絕對會成為帶領艾迪走上真正運動員之路的關鍵人物,而艾迪也會用她純真樂觀的個性改變這位陰沈放蕩教練的人生⋯⋯

而即使上面這一大段,已經快把電影劇透光了,卻仍然不會影響這部片的精彩,因為,有的老套俗不可耐,有些卻俗得精彩,俗得喜歡,俗到讓你覺得就是在演自己(因為我們都是俗人)。這是一部把老梗發揮到最好看極致的電影,節奏掌握實在太棒,無論是熱血、衝突、搞笑、溫馨,甚至連彆扭都恰到好處。你知道故事會怎麼發展,你甚至能預測所有的情節,卻還是跟著劇中人又哭又笑。就像好吃的炒飯,最簡單也最困難,每個人來炒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巧妙滋味。這部片的好看就在,你明知道這是一盤炒飯,卻還是得吃下肚,才知道他是哪一種好吃。


非常喜歡片尾「芬蘭飛人」與艾迪在電梯裡的一番對話,他說:「我並不在乎有沒有得到獎牌,重要的是我有沒有發揮自己的最佳本事。」這句話點出了「神之選手」與「平凡人」的同與不同:艾迪永遠不可能追上5,6歲就開始練滑雪的選手,更別說像他這樣萬中選一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可以在得到無數獎牌、破了無數紀錄後說出「我不在乎獎牌」,可是真正的天才,也擁有跟艾迪一樣的特質:永不放棄的意志,永遠試圖超越自己。只要願意,我們就能擁有同樣的心。

不少媒體說這部片像是英國版的阿甘正傳,我倒認為兩部片恰好相反:明明是虛構人物的阿甘,卻拍得好像真有其人的傳記;明明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飛鷹艾迪,卻拍得更像電影,但這反而讓我更喜歡這部片了。因為,即使人生不是童話,我們也能靠自己把它活得像個童話。

這部片一定不會進入大師殿堂,也不會成為名留影史的經典、也不會入圍什麼坎城柏林——就跟艾迪本人一樣,什麼獎都不會拿到。但那又怎樣呢?人生為何一定要追求卓越、追求成為經典、追求成為不朽?

就像片中無數次引述奧運創辦人所說的那句話: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奧運中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奪標,而是參加比賽;如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並不是凱旋勝利,而在掙扎的過程。)

帶著媽媽給你的餅乾盒,期待著可能裝進盒子裡的那面獎牌(或許沒有),享受人生的掙扎吧。記得,全力以赴、永不放棄!

2016年1月16日

我們只想平凡、自由地活著《女權之聲:無懼年代》

看預告片會覺得《女權之聲》可能又是一部慷慨激昂、正義凜然、流血流汗、拚死拚活的革命電影。當然這些熱血衝腦的部分也存在影片中,但我很高興它不只是像預告片看起來那樣衝撞(或許最激烈的部份全都剪進預告了)——這不是一個抗爭革命的樣版英雄故事,女主角一點都不特別,不是那種「我要改變世界」「我有一個夢」的大人物,甚至不是出身低賤的草莽英雄,就真的是一個極其平凡,甚至有些怯懦的普通女孩。

凱莉墨里根飾演的女孩茉德,只是一個跟其他人一樣的普通洗衣女工。過著日復一日的日子,她不懂什麼女權,也不懂什麼政治,她一開始甚至總是躲避、拒絕面對問題。然而,為什麼從「我不是女權主義者」 到「如你所見,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一切都只因為官逼民反(男逼女反),而最後推了她一把的,也是這看起來所有理所當然的壓榨。如同茉德對警佐說的:We break windows, we burn things. Cause war's the only thing men listen to!沒有人生來就想革命,若能平凡,誰不想平凡呢?

「投票權對你意義為何?」
「我從沒想過能投票,所以沒想過它的意義。」
「那妳為何而來呢?」
「我想或許…在這輩子…生活能夠有所不同。」

當啟蒙的種子種下,就會發芽生根並且茁壯。我喜歡這部片告訴我們,所有改變,都是從這樣微小的地方開始的。你看著她,一步步走向女權,一步步認識自己與世界。她很清楚,像她這樣一個女孩,或許只是一場大戰役當中的小小棋子,但身為炮灰又如何,只要擁有身為炮灰的自覺。We're both foot soldiers, in our own way. 影片中優雅的國會議員夫人更與這些在泥沙中打滾作戰,一次一次被毆打、被關、狼狽絕食的女子成為最佳的對比——魯蛇與炮灰最不起眼,最容易被利用,但卻默默地建構了世界,推動著世界的革命,他們代表了人民,所有真正偉大的無名鬥士。

我更喜歡的是,這些被貼上標籤的「女權主義者」,為了「想跟男人一樣」而戰鬥,但支持著她們的,卻是深植於心的母性。因為身為母親的起心動念,因為身為母親的不懈奮戰,甚或因為身為一個母親而選擇放棄一切。她們同時擁有女性的溫柔與戰士的頑強,是那麼令人動容:If the law says I can't see my son, I will fight to change that law.

因此我不禁要說,凱莉穆里根真的太棒了,她永遠可以演出微小細膩的人性,所有軟弱與猶疑不定、害怕恐懼卻又有所堅持的詮釋,都讓這個角色變得如此生活化又充滿立體感。甚至這部電影裡的男人也都立體,茉德的丈夫(班維蕭)或警佐,也都並不是什麼「壞人」,他們只是順隨流俗的普通人,疑惑著:生活得好好的,你們為什麼不聽話?乖乖聽話不就沒事了?這是屬於既得利益者的傲慢與盲點,也是所有革命的難題。除了打開自己的眼睛,我們也得打開別人的——不管是軟性的溝通,或是一次又一次的衝撞。

我喜歡這個故事描繪的不只是女權,而是人權:我們都想要愛,我們都渴望自由,我們不比你尊貴,也不比你卑屈,我們只是想要跟你一樣,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

只是,沒有衝撞會在一場戰役中完成,因此導演收尾在一個非常聰明的地方,讓觀眾了解這不過是一個大時代中的切面,即使一切頹勢扭轉,也不代表勝利。片尾的字卡更讓你知道,關於女權/人權,或任何其他任何抗爭,從來都不曾結束。為了能平凡、自由的活著,當眼睛被打開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一場永不止息的戰役。

嗷嗷奶奶,掰掰

這個星期天我照例睡到中午(沒錯我這個年紀還是可以睡到中午很強吧)才醒來,懶散地梳洗過後準備出門覓食,在出門前隨便地滑著手機,卻忽然看到嗷嗷走了的消息。 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冷了起來,但一字一字地把全篇讀完後,心情卻感到稍微舒緩了。高齡22歲,沒有病痛、沒有嘔吐、沒有失...